科普讲堂
资讯详情
海底一万米(二)-ag亚洲国际厅
180米
这里有那么一种鱼,它非常地长,外表很亮,闪着银光,在海底转一个身几乎可以横扫一片……这类鱼就是传说中的皇带鱼,也叫地震鱼、白牛、龙宫使者、海魔王等等,高大上的称号非常之多。但也因为体长的原因,经常被误认为是海蛇,也曾被东南亚地区误认为是传说中的“龙”现身了。
那么,它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鱼呢?
虽然名字中多了一个“皇”字,但其实皇带鱼的外形与带鱼非常相似,就是比带鱼大了好几十倍而已。
皇带鱼的身体略扁,伸展开来就像一条丝带;体表是裸露出来的,并没有常见的鳞片;背部有鱼鳍,呈现红色,非常的显眼;全身除了背鳍是红色以外,其他部位是银灰色带着一点蓝黑色的斑纹;它的头部整体是呈现蓝色的。
皇带鱼是世界上最长的硬骨鱼,普遍有3米长,但最长的有达到15米,最重居然可以达到270多斤。
2014年,墨西哥的科尔蒂斯海滩浅水区惊现2条长达15.2米的皇带鱼,这长相较凶恶的庞然大物吓坏了附近的游客,这也是目前发现的最大的皇带鱼。
皇带鱼是肉食性的,性情凶猛,几乎经过它周边的中小型鱼类和虾、蟹都逃不过它的嘴,而且他们种族内会有自相残杀的现象。
一般生活在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温暖海域,虽然体积狭长,样貌很狰狞,但是游动的速度很慢,都是主动等猎物游过身边才一口咬下,很少主动出击,属于守株待兔型的鱼类。
很多人觉得很奇怪,它为什么会有地震鱼的别称?那是因为它平时总是喜欢头朝上尾巴朝下漂浮在海底,只有地震的时候才会浮出水面,所以就有这么和蔼贴切的称呼了。
不过这个不爱游动的习性,也从侧面反映出这皇带鱼很懒就是了。
接下来,请大家做好准备,全副武装起来,因为即将到达200米海洋深处。
在这里,海水的温度、盐度、密度将会出现急剧变化。这里终年黑暗,阳光完全不能透入,压力非常大。
200米深处的水压达到了什么程度呢?
据说约有20个大气压,相当于一只成年人的手掌要托起约2吨的物体,非常可怕吧!
不要怕,虽然200米海洋深处黑呜呜的,但是这一层海域生活着一群爱钻沙堆的精灵——大鳍毛齿鱼。大鳍毛齿鱼只产于太平洋西北部的寒冷沿海地区,在日本的沿海最多,尤其是日本的秋田县,大鳍毛齿鱼几乎成了当地的特产。
大鳍毛齿鱼平常生活在沙堆或者泥堆的海底,有钻进沙堆里的习性,但是一到冬天,为了产卵就一大群、一大群地涌到海岸附近来,在海藻的根部产下一团一团的卵。
除了大鳍毛齿鱼这一精灵,海洋200米处还生存着剑鱼,亦称“箭鱼”。
看,“击剑手”来了,请注意让行!
剑鱼是世界上热带、亚热带海洋中一种较常见的鱼类,因其上颌向前延伸呈剑状而得名。活动范围很广,在台湾东部流经的黑潮海域内很多,主要居于大洋、深海和近海沿岸。
剑鱼拥有敏锐的视力,用以观察猎物;它们“白色”的肌肉为它们的突击活动提供能量;使用它们的利剑攻击猎物,把猎物撕成碎片或者整个吞食。
当它向前游泳时,强壮有力的尾柄能产生巨大推动力,长矛般的长颌起着劈水的作用。当剑鱼以每小时130公里高速前进时,坚硬的上颌能将很厚的船底刺穿。
230米
上述这张图是海洋230米处真实写照——游弋着成群的秋刀鱼。
秋刀鱼是颌针鱼目,竹刀鱼科,秋刀鱼属的唯一一种,也是重要的食用鱼类之一。其学名cololabis saira取自日本纪伊半岛当地对此种鱼种的名称,其中saira系俄语。
中文与日文的汉字都是“秋刀鱼”,可能是源自其体形脩长如刀,同时生产季节在秋天的缘故。
秋刀鱼在部分东南亚地区的食物料理中是很常见的鱼种。体型细圆,呈棒状;背鳍后有56个小鳍,臀鳍后有67个游离小鳍。体背部深蓝色,腹部银白色,吻端与尾柄后部略带黄色。
秋刀鱼有几类天敌:如海洋哺乳类、乌贼和鲔鱼、板鳃亚纲鱼类等。当逃离掠食者的时候,秋刀鱼可以在水的表面上滑行。
秋刀鱼是冷水性涧游鱼类,适温范围为1024℃,1518℃。摄饵活动主要在白天,夜里基本上不摄食。摄饵时的最适温度为1521℃。
秋刀鱼主要分布于北太平洋区,包括日本海、阿拉斯加、白令海、加利福尼亚州、墨西哥等海域。北纬67度18度,东经137度西经108度。中国主要分布在黄海和山东东岸。
渔民捕秋刀鱼主要是利用其会被光线吸引的特性。常见的方法是用500瓦特蓝色或白色的强光灯具固定在渔船的一侧,另一侧则较为弱的红光。当鱼群被强烈的白光吸引集中时,灯光被换到船的另一侧,通常整群鱼就会被网住。
自2003年我国大陆成功开发了西北太平洋秋刀鱼渔场后,秋刀鱼已逐步进入中国大陆市场。
240米—发现“活化石”腔棘鱼
这里生活着世界上现今存活当中的最古老鱼类,最早可追溯到3亿年前。在1930年代被渔民捕获两条之前,都以为这种鱼已经灭绝了,它就是有着“活化石”之称的腔棘鱼。
1938年的一天,在南非东伦敦附近的海面上,一艘拖网渔船捕获到一条奇特的鱼。这是一条长约两米左右、泛着青光的大鱼,鱼鳞像铠甲一样布满全身,尖尖的鱼头显得异常坚硬。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在它的胸部和腹部各长着两只与其它鱼类比起来既肥大又粗壮的鱼翅,看上去就像野兽的四肢一样。
当时的博物馆馆长玛乔丽·考特妮·拉蒂默小姐便请来鱼类学专家史密斯博士进行相关研究,竟确认这是一条“活化石”腔棘鱼。
科学家本来也认为腔棘鱼只生活在非洲东部,但是,1997年,在印尼的苏拉威西岛(西里伯斯岛)发现了另一种近缘种 latimeria menadoensis。
2007年5月16日桑给巴尔(zanzibar,又译占吉巴)位于东非坦桑尼亚东部一个岛上的印度洋沿海城市,渔夫捕获一条腔棘鱼(coelacanth),这条腔棘鱼在一家濒海餐馆的鱼池内存活了十七个小时。
所谓腔棘鱼,人们认为它第一次出现是在3.5亿年前的泥盆纪,曾经昌盛一时,分布在许多地方。腔棘鱼又称“空棘鱼”,英文名(coelacanths),由于脊柱中空而得名。
在已距今3.5亿年前的泥盆纪时代,腔棘鱼的祖先凭借强壮的鳍,爬上了陆地。经过一段时间的挣扎,其中的一支越来越适应陆地生活,成为真正的四足动物;
而另一支在陆地上屡受挫折,又重新返回大海,并在海洋中寻找到一个安静的角落,与陆地彻底告别了。
现代腔棘鱼是矛尾鱼科(latimeriidae)的深海鱼,因鳍棘中空故名。
体型大于多数化石种,是凶猛的掠食者;
体粗重而多黏液,鳍呈肢状,行动灵活;
颜色鲜艳,易于区分。
250米
——“深海异形”哥布林鲨:青面獠牙的丑陋怪兽
2014年英国《每日邮报》,美国渔民摩尔在佛罗里达州的基维斯特捕虾时意外捕捞到一只哥布林鲨,该鲨鱼足有5.5米长,浑身呈粉红色,头顶长了一只长长的鼻子来遮挡住鼻子下面锋利的牙齿。
这是一种非常稀有的鲨鱼品种,主要生活在日本附近水域。
哥布林鲨又称欧氏剑吻鲨、欧氏尖吻鲨(goblin shark,又译加布林鲨,加布林是西方民间传说中一种相貌丑陋、喜欢恶作剧的妖怪),出没于阳光照射不到的深海,经常在水深约250米的海底生活。
但最深的标本曾于水深1300米处发现。
由于太罕见,科学家对它们的了解非常有限,甚至连它们可以活多久和长到多大都不清楚,但已知这种罕见鲨鱼在水中会呈现黑色,让它们在深海中几乎隐形,避免被掠食,长鱼吻则有感应器,在看不到、听不到的海中可以找到猎物,强而有力的双颚用来迅速捕食猎物。
有关它的最早记录是1898年于日本横滨抓到了一条完整的标本,生物学界由此首次知道有这个物种的存在。此后又陆续在太平洋、大西洋的各个地方陆续抓到。不过,哥布林鲨虽然分布广泛,却一度被认为非常稀有,每抓到一条都会有记载,到上个世纪末,共报道抓到了45条。
这种鲨鱼一般生活在数百米深海处,不容易被捕捉到。
在1995年5月到1996年10月这短短一年多的时间,用底刺网捕捞,在东京海底峡谷100~300米深处抓到了大量的哥布林鲨——多达125条。
2003年4月,在两周内于台湾海域捕捞到了100多条哥布林鲨。
2007年1月,在东京湾有一条哥布林鲨被活捉,被送到东京海洋公园展览,两天后死亡。2月,又有一条哥布林鲨被活捉,在日本东海大学海洋科学博物馆养了一周后才死亡。
曾入选美国《国家地理杂志》07年度十大照片
哥布林鲨长相为何如此奇怪?
在已知400多种鲨鱼中,哥布林鲨的确显得很古怪。它是剑吻鲨科的唯一成员。
一般的鲨鱼都有一个比较突出的吻,但是很少有像它那样长着这么长的吻。一条3米长的剑吻鲨,它的吻长能超过半米。
更奇怪的是剑吻鲨长着一个能屈能伸的长嘴。当把嘴收起来的时候,它的样子看上去和别的鲨鱼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吻长了点。
像所有其他动物,剑吻鲨在被捕获时,也会猛烈挣扎,试图咬破渔网逃生,在挣扎中往往会让它们的头部发生一定的变形,这曾经导致某些剑吻鲨样本被当成是新发现的物种。
鲨鱼没有鱼鳔,它是通过肝脏里的脂肪来调节浮力的。所以鲨鱼有一个特别大的肝脏。不过,即便如此,鲨鱼身体的比重还是比海水大,要靠不停地游动才能避免沉入海底。
剑吻鲨肝脏又比一般的鲨鱼大得多,占了其体重的四分之一,这使得其身体比重接近海水,即使不游动也不容易下沉。
它的皮肤为何是粉色的?
以前捕获到的剑吻鲨的皮肤颜色是灰色的,好像没什么特别的。直到人们见到还活着的剑吻鲨,才发现这居然是一种粉红色的鲨鱼。
并不是因为它的皮肤有红色素,而是因为它的皮肤是透明的,身体表面毛细血管中的血液显现出来了。
就目前所掌握的信息来看,剑吻鲨粉色的肤色在水下会呈现不可见的黑色,这样在捕食时猎物就不会那幺轻易看到自己。
关于哥布林鲨的谣言——加布林鲨鱼被抓会自爆?
有媒体2007年11月17日曾刊登一篇题为《尊严——〈加布林鲨鱼的悲情母爱〉读后感》的散文,介绍说深海有一种非常凶猛、名为加布林鲨鱼的噬人鲨,又叫“魔鬼鲨”。
当它被围入渔网几经挣扎不得脱身时,会自行爆炸成大大小小的碎块,宁肯粉身碎骨也不愿被人活捉。
作者感叹道:“任何研究都应该在"生命"面前止步。如何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当是人类最为重要的研究。加布林鲨在人类面前誓死守护的尊严,难道不值得每一个自称高级的人类思索?”
这是真的吗?当然是捏造出来的,它不是国外传入的古老传说,而是国内的某个文人炮制出来的,以《加布林鲨鱼的悲情母爱》等为题刊登在多家报刊上,虽然号称是“编译”,但国外文献中找不到这种说法的任何痕迹;虽然文章声称是在叙述2004年一次科学考察的经历,而其实是百分之百的幻想作品。
日本大地震引发核辐射危机,随后就出现这么一组图片,曾经在微博论坛上广为传播。现在你知道这种“变异鱼”是谁了吧~
255米
让你意想不到的医生鱼:蓝带裂唇鱼
260米:鲸鲨的小跟班来了
在西太平洋,有一大片极为温暖而荒芜的水域,被称为暖池。那里有最大的鲣鱼种群之一,这些鲣鱼在暖池西部边缘觅食最为活跃,那里有两股水质完全不同的洋流系统交汇,造成一个汇聚带,在其周围,营养、浮游生物和小鱼都很集中。本来四处游荡捕食的鲣鱼只要随着食物跟着洋流迁移即可。
鲣鱼为暖水性上层洄游鱼类(在日本近海,鲣鱼从春到夏北上,从秋到冬南下,作季节洄游),分布于温带到热带的广大区域,多集群于辐射区冷暖水团的交汇处及水质澄清的海区。
属黎明、昼行性鱼,白天出没于表层至260米水深,夜间上浮,经常吃沙丁鱼、竹篓角等鱼类和甲壳类。
鲣鱼喜欢尾随鲸鱼、鲨鱼而做集体游动,先把水中大些的食物吃掉,剩下的便于鲸鲨吞噬。
鲸鲨也会荫护鲣鱼,它们是一种共生关系。鲣鱼出现的海区常伴有海鸟群,在鱼群上方追捕食物。
鲣鱼捕食沙丁鱼及其它鱼的幼鱼、乌贼、软体动物及小型甲壳类。
通常数十万尾相伴回游在海洋中,以小鱼、虾和乌贼为食,鯷(tí)是它们最喜欢的食物,如果一发现便上下左右群起夹攻,使得无处可逃的鯷只好跃出水面。
265米
接下来,大家即将见到有着海洋“萌神”的河豚啦!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自古以来就有“不食河豚,焉知鱼味,食了河豚百无味”之说。
河鲀,俗称河豚,因捕获出水时发出类似猪叫的唧唧声而得名河“豚”。每年的阳春三月,是河鲀鱼的产卵季节,此时的河鲀鱼皮下脂肪含量最高,肉质鲜美。
于是每到清明节前后,河鲀鱼便会“游”上餐桌。此时正值河鲀鱼毒性最强时节,也是河鲀鱼中毒的高发季节!
古今中外因食用河鲀而中毒死亡者不在少数,我国每年均有吃河鲀丧命的报道见诸报端。即便如此,仍有不少饕餮食客依旧前仆后继地“以身试毒”。
河鲀鱼的毒性是由其体内的河鲀毒素引起的。野生河鲀含毒器官多,而且多分布在隐蔽部位。
河鲀毒素含量高低次序为:卵巢>脾脏>肝脏>血液>眼睛>鳃耙>皮肤>精巢>肌肉。
河鲀的卵巢和肝脏为河鲀内脏中的二大剧毒脏器,其含毒量的多少,常随季节上的变化而有差异。每年2~5月为卵巢发育期,毒性较强;到6~7月后,产卵期已过,卵巢萎缩,毒性亦减弱。肝脏和卵巢相同,普遍亦为春季毒性较强。多数品种的新鲜洗净的鱼肉可视为无毒,但河鲀死后内脏中的河鲀毒素可渗入肌肉,此时鱼肉也含有少量河鲀毒素。
此外,不同种类,其含毒量也不一致,而且即使同一种,有时含毒也不一致,一般雌的比雄的毒性强。
河鲀毒素是目前自然界中发现的最毒非蛋白质物质之一,属于神经毒素的一种,毒性相当于剧毒药品氰化钠(砒霜)的1250倍,只需要0.48毫克就能致人死命。
一只河鲀体内所含的毒素,估计足以杀死三十个成年人。其毒素主要有河鲀毒和河鲀酸两种,它首先作用于胃肠道,可引起局部刺激症状,其次进入血液后迅速发生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的抑制作用,使人呕吐、神经麻痹、四肢发冷,进而心跳和呼吸停止。
对付河鲀毒素国内外尚无特效的解毒剂,但河鲀毒素体内解毒和排泄甚快,因此一旦发现中毒,应尽快去医院,用催吐、洗胃去除毒素,解毒一般采用综合对症治疗措施。如果中毒后无法立刻赶到医院,可用肥皂水灌胃,进行催吐洗胃,并导尿。民间一些偏方验方只能解除轻微的河鲀毒素,请勿轻易尝试。
值得一提的是:河鲀的体型浑圆,主要依靠胸鳍推进。这样的体型虽然可以灵活旋转,速度却不快,是个容易猎取的目标。因此,河鲀演化出了迥异于一般鱼类的自卫机制。河鲀受到威胁时,能够快速地将水或空气吸入极具弹性的胃中,在短时间内膨胀成数倍大小,吓退掠食者。棘鲀科的刺河鲀身上甚至带有刺,膨胀时全身的刺便会竖起,令掠食者难以吞食。
河豚的趣闻:
一心两用:河鲀的两只眼睛,一只用来追捕猎物的,同时另一只可以用来放哨。这一特点是很多动物(包括人类)无法比拟的。
装丑诈死:当渔民的鱼网捕捞到河鲀并倒在岸上时,河鲀会迅速地吸气,并膨胀成圆鼓鼓的状态——诈死,这个时候人们往往会觉得它很可恶,很难看,不由自主地用脚一踢,这无形中帮了它大忙——顺势一滚逃到水中,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老虎钳一样厉害的牙齿:河鲀的牙齿力学结构非常完美,一斤重左右的河鲀一口可以咬断6号铁丝!毫不夸张!如果不小心咬到了手指,一口下去,连骨头加肉全下来!钓鱼的人们最担心河鲀咬钩——咬绳绳断,咬钩钩断!
270米
270米海洋深处,海豹这种凶猛与萌蠢无缝结合的海洋生物,会让自己的肺部缩成一团,来完成深度潜水。
海豹是哺乳动物(胎生),它们的身体呈流线型,四肢变为鳍状,适于游泳;有一层厚厚的皮下脂肪保暖,并提供食物储备,产生浮力;海豹身体均呈纺锤形,适于游泳,头部圆圆的,貌似家犬,全身被毛,前肢短于后肢。
海豹的前脚较后脚为短,覆有毛的鳍脚皆有指甲,指甲为5趾;耳朵变得极小或退化成只剩下两个洞,游泳时可自由开闭。
游泳时海豹大都靠后脚,但后脚不能向前弯曲,脚跟已退化与海狮及海狗等相异,不能行走,所以当它在陆地上活动时,总是拖著累赘的后肢,将身体弯曲爬行,并在地面上留下一行扭曲痕迹。
海狮、海象是海豹的近亲,它们有耳壳,后肢能转向前方来支持身体。
海豹生活在寒温带海洋中,除产仔、休息和换毛季节需到冰上、沙滩或岩礁上之外,其余时间都在海中游泳、取食或嬉戏。
繁殖期海豹不集群,等仔兽出生后,才组成家庭群。但是哺乳期一过,海豹临时组成的家庭群就会立即结束。在冰上产仔,当冰融化之后,海豹幼兽才开始独立在水中生活。少数繁殖期推后的海豹个体则不得不在沿岸的沙滩上产仔。
海豹以鱼类为主要食物,同时也食用甲壳类及头足类。它的食量很大,一头60~70kg重的海豹,一天要吃7~8kg鱼。
在自然条件下,海豹有时在海里游荡,有时上岸休息。
上岸时多会选择海水涨潮能淹没的内湾沙洲和岸边的岩礁。例如,在中国的辽宁盘山河口及山东庙岛群岛等地都屡见有大群海豹出没。
海豹的游泳本领很强,速度可达每小时27公里,同时又善潜水。据悉,南极海域中的威德尔海豹能潜到600多米深,持续43分钟。
海豹社会实行“一夫多妻”制。雄海豹拥有妻室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是依据该海豹的体质状况而定:年轻体壮的雄海豹往往有较多的妻室。
在发情期,雄海豹便开始追逐雌海豹,一只雌海豹后面往往跟着数只雄海豹,但雌海豹只能从雄海豹中挑选一只。
因此,雄海豹之间不可避免地要发生争斗,狂暴的海豹彼此给予猛烈地伤害:用牙齿狠咬对方有些雄海豹的毛皮便因此而撕破,鲜血直流。
战斗结束,胜利者更和母海豹一起下水,在水中交配,而其它海豹只能以失败而告终,继续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妻子”。
海豹的种族分类:
①斑海豹:体长1.52米,雄性最大体重150kg、雌性120kg。斑海豹分布很广,主要是北半球的高纬 度地区,在中国主要分布于渤海和黄海。
②髯海豹:又叫胡子海豹,因其吻部密生长而粗硬的胡须而得名。最长的胡须长14厘米,上唇每侧约有 106根胡须。雄性体长2.8米,雌性体长2.6米,平均体重400kg。全身棕灰色或灰褐色、背部中央线颜色最深,向腹部渐浅,无斑纹。
髯海豹主要分布于北冰洋、北大西洋、北太平洋,不分布于南半球。1972年在中国浙江省平阳县海域曾捕获一头体长176厘米,体重71kg的雄兽。
③灰海豹:雄性长约3米,重约300kg,雌体约2.3米,重250kg。雄性成兽的颈部很粗,并有34道皱纹,这是它和斑海豹的区别之一。 灰海豹的分布很广,北冰洋和大西洋都有分布,仅存数量约有2.5~5万头。
④环斑海豹:本属有环斑海豹、贝加尔湖环斑海豹、里海环斑海豹。环斑海豹是所有海豹中,身体最小的一种。大的雄兽长1.4米,体重90kg,面部像猫。
环斑海豹的食性相当广泛,从无脊柱动物到鱼类,总数超过75种。其主要天敌有白熊和极鲨。环斑海豹主要在整个北冰洋、鄂霍茨克海、白令海、波罗的海、拉多加湖和贝加尔湖、里海。
⑤环海豹:属海豹中的小型种。又称带纹海豹、绶带海豹,体长1.61.7米,体重70148kg。雄性为暗灰蓝紫色或暗灰红紫色,围绕颈部有一条很宽的环状白带。雌兽全身淡色,基本呈深灰褐色或深棕灰色。
带纹海豹仅栖息于北半球,主要分布于白令海及鄂霍茨克海,喜栖于浮冰上或远离人烟的海岛上,不成大群。
⑥鞍纹海豹:又叫格陵兰海豹。体长1.8米左右,体重180kg。全身白色或棕灰色,从背部两肩处斜向尾部有一“∧”型黑色带, 形状颇似鞍故名鞍纹海豹。仅分布于北极海域的俄罗斯北侧、格陵兰周围、及加拿大和纽芬兰北侧。
⑦僧海豹:体长2.62.8 m,体重平均可达400 kg,头部很圆,且被细密的短毛,看上去宛如和尚头,故名僧海豹。 该种海豹已成为一种极稀少的动物只限于分布在北纬20°至30°的夏威夷群岛的下风链岛、加勒比海、黑海。
但遗憾的是,加勒比海僧海豹被证实已经灭绝,最后一次见到的时间是1958年。
⑧威德尔海豹:体长3米左右,体重300多kg,喜栖于与南极大陆相联的固定冰上,是哺乳动物中分布最南的种,也是南极比较常见的海豹。 它的潜水能力很强,可潜入600多米的深处,持续43分钟,潜水能力居鳍脚勒动物之冠。
⑨罗斯海豹:体长约2.3m,体重约150215kg是南极海豹中数量最少的一种。其颈部很粗,收缩时颈部皮肤可以形成很大的皱褶,头能缩进去,几乎完全藏在颈褶中,它还能发出似鸟叫的声音。其主要分布于南极大陆周围的浮冰带附近。
⑩豹海豹:体长为4.55m,体重300350kg,不仅具有豹一样的斑点而且性情上也像豹,是海豹中最凶残的一种。它除捕食鱼类和乌贼外,还专吃恒温动物,也吃企鹅等鸟类,甚至鲸、其它海豹。
从南极洲的浮冰线到澳大利亚、新西兰、南美、非洲最南部及附近岛屿都有分布。
⑪冠海豹:雄兽平均体长2.5m,重192352kg;雌性2m,145~300kg。当遇到恐吓或兴奋时,鼻子吻部前面可以膨胀成囊状突起,所以人们又其为囊鼻海豹。主要分布在北大西洋和北极海域。
⑫象海豹:是海豹科中最大的类型,其突出特点是雄兽鼻子,在兴奋或发怒时可膨胀。本属包括:南象海豹和北象海豹。最大体长可达6.5米,体重3600kg,是整个鳍脚目中个体最大的动物。
⑬食蟹海豹:雌性体长多在2.162.41m,最长3.00m;雄兽2.032.41m,最长2.57m,重200300kg,主要以磷虾为食,食性与须鲸相似。喜群居,在冰上活动灵巧而迅速,主要分布于南极大陆周围,亦属南极沿岸的特有动物。
300米
—2014年,中国人首次触摸300米深海底。
2014年1月12日,北纬20度18分、东经115度09分的南中国海海域:
5时09分,搭载着3名中国潜水员的潜水钟,从300米水深的海底回到工作母船的甲板上,圆满完成我国首次300米饱和潜水海底出潜探摸作业,巡回深度达到313.5米。
这是300米深的海底首次迎来了中国人的身姿,中国由此具备了人工潜入300米深的海底“龙宫”探宝的能力。
新闻名词:饱和潜水
深潜水是世界各国正在攻克的尖端难关,实现深潜水的关键技术,就是饱和潜水。
据300米饱和潜水现场总指挥郭杰介绍,潜水深度每超过10米,压力就增加1个大气压。潜水员潜水完毕后,人必须减压。
如果不减压,在高压下溶解进潜水员身体内的惰性气体会残留在身体组织中,造成严重的减压病,甚至危及生命。
在常规潜水中,60米水深下,潜水员只能工作半个小时,就必须出水进入减压仓,进行长时间减压,作业时间很短。
美国1957年提出“饱和潜水”,就是创造出一种环境和条件,使潜水员体内各组织体液中所溶解的惰性气体达到完全饱和的程度,潜水员可以在高压下停留几十天,待作业完成后,一次减压,返回正常生活。
这就需要建造一个生活舱,给舱里加压形成高压环境,潜水员在舱里呼吸的气体是氦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在不同的深度和高压环境下,混合气体的配比和加压时间都不同。
1981年,美国完成了第一次实验,3名潜水员在686米的海底,生活工作了7个昼夜。
新闻大揭密:潜水员的生活与常人有什么不同?
①常人呼吸的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混合体,呼吸过程是几乎没有感觉的轻松行为。饱和潜水员的呼吸则大异于常人。
而300米饱和潜水潜水员,他们呼吸的气体是由氦气和氧气组成的混合体,氦气多,氧气少,混合的比例因海深不同而不同。
潜水员在生活舱和海底呼吸的都是这种气体,呼吸过程倒不困难,但声音变得像鸭子叫一样。
②常人承受的压力是一个大气压。在300米的深海里,潜水员要承受的压力是31个大气压,比常人多30倍。
在这种压力下,人感觉就像被挤压住了一样,骨头与骨头贴得很紧,抬下手、动动脚,都很费力。
③潜水员吃饭也与常人不一样。潜水员不能吃硬的,会损伤牙齿;不能吃黄豆等容易放屁的食物;不能吃萝卜、韭菜等味道重的食物,以免污染狭小的环境;
米饭、馒头被挤压粘在牙上,很难受,需要使劲咀嚼,才能吃下去;味觉变迟钝,饭菜吃不出咸味来;要多吃牛排、鸡鸭鱼肉等高热量食物。
你相信海洋中有天使吗?
在海洋350米深处,咱们即将见到传说中的”海天使“了!
海天使,即裸海蝶,生活在极地海洋(北冰洋及南冰洋)水深达350米的软体动物。其学名在希腊语中意为“裸体”,又称海天使。
它们最初被描述为裸壳翼足目。属于腹足纲,同纲的有各色蜗牛、海螺、蛞蝓、海兔。
据了解,它们的游泳姿态既美丽又鬼魅。
海天使是雌雄同体的动物,以另外一种关系很近的软体动物海蝶为食。
看到海天使在水中摆动的情形,你也就不难理解它们名字的由来了。
除了透明的“翅膀”之外,海天使还具有尖尖的,像角一样的突起。
裸海蝶的身体几乎是透明的,并不意味着它们没有东西可以隐藏,相反,由于缺少色素积淀,它们能够更好地避开捕食者的视线。
要知道,透明的生物是自然界和人类的稀有资源!
以上所有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整理编辑,如有异议,请联系官方后台告知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