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讲堂
资讯详情
中华鲟-ag亚洲国际厅
中华鲟(学名acipenser sinensis):是一种大型溯河产卵洄游性鱼类,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大陆架水域和长江中下游干流。其个体硕大,体长可达4 m,体重超700kg,寿命40龄以上,在长江中的洄游距离达2800 km以上。
20世纪后期,由于过度捕捞和环境退化(筑坝、水污染等)等人类活动的影响,中华鲟自然种群规模急剧缩小。
1988年,中华鲟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1997年,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i保护物种;
2010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升级为极危级(cr)保护物种。
物种简史
中华鲟被称为“水中大熊猫”,起源于白垩纪,已在地球上繁衍生息1.4亿年,是中国特有的古老珍稀鱼类,也是现存鱼类中最原始的种类之一。
在研究地球气候变化和鱼类演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中华鲟作为一种大型江海洄游性鱼类,是海洋与河流信息和物质交流的重要纽带,是反映海洋和河流生态状况的重要指示性物种。
保护中华鲟对于维护水生生物多样性、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国家从上世纪80年代起积极开展对中华鲟的保护:
1983年,我国全面禁止中华鲟的商业捕捞利用;
为保护葛洲坝坝下目前唯一已知的中华鲟产卵场及其繁殖群体,1996年,设立“长江湖北宜昌中华鲟省级自然保护区”;
为保护长江口中华鲟幼鱼群体及其索饵场,2002年,设立“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
除了对自然种群的保护,1982年,水利部批准成立中华鲟研究所,中华鲟的人工繁殖工作启动。经过科研人员34年的不懈努力,中华鲟的人工繁殖工作取得突出成就,特别是2009年中华鲟研究所划归三峡集团以来,全人工繁殖(不依赖于江中捕捞的亲本的)子二代中华鲟工作取得突破,确保了即使出现野生资源消失的最坏情况下,该物种依然能在人工环境下繁衍生存,不致灭绝。
形态特征
栖息及繁殖环境
中华鲟的天敌